淨空法師:學以致用在日常生活、待人持物
淨空法師:學以致用在日常生活、待人持物

【學以致用在日常生活、待人持物】

學問之道,無過於大乘,這大乘真正了不起。它教我們走的方法,戒、定、慧。戒就是規矩,規矩很多,八萬四千法門,規矩。看各人根機不一樣,那些規矩不是教你全學,不是,鼓勵你、教導你在八萬四千裡面選一門,一門深入。一門選了,修一段時期它不合適,可以放下,重新再選一門,你慢慢摸索。選定之後,適合自己程度,適合自己生活習慣,就很容易。然後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,他就得定。定是什麼?得清淨心、平等心。清淨心,阿羅漢的定;平等心,菩薩的定。得定之後,再向上提升,就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。到這個時候,你的修學畢業了,信解圓滿了,行是把你信解變成你自己實際的生活行為,用上了,日常生活全用上了,在工作上用上,在待人接物上用上。學這個東西沒有用,那叫白學;學以致用,用上,這叫行。修行不是天天打坐,不是這個意思,就是日常生活。日常生活裡頭是正行,沒有邪念、沒有雜念、沒有惡念,待人接物純淨純善。

賢首國師在他一篇論文裡頭,就是《還源觀》,提出四德。這四德是大乘根本的德行,由這四德演變成萬德萬能,萬德萬能歸納就這四德。

第一個「隨緣妙用」。你看,多活潑,多自在!妙用是什麼?在日常生活當中能夠不執著,對一切不執著、不分別、不起心、不動念,這叫妙用。不執著,阿羅漢的妙用;不分別,菩薩的妙用;不起心、不動念,佛的妙用。這是隨緣妙用!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,這還得了嗎?這是總綱領、總原則。

第二條「威儀有則」,這個威儀有則就是中國人講的禮節,佛法裡面講的戒律,一般人講的規矩,它有規矩,一點都不亂。我個人要做個人的榜樣,釋迦牟尼佛做到了,以身作則,孔子做到了。釋迦做到了,表現出來的,十善。這哪一條他沒做到?中國聖人,夫子做到了。《論語》裡面,弟子對老師的讚歎,夫子的德行,溫良恭儉讓,這五個字,夫子做到。溫和,人厚道,叫溫厚;善良,對任何人沒有惡意,對冤家債主、對陷害我們的人都是善良的心對待,沒有報復,沒有怨恨,善良;恭敬,對人、對事、對物,恭敬、忍辱;最後一個,禮讓,或者說謙讓、謙虛,樣樣讓別人,世間聖人。出世間聖人,十善。所以是,人,做人的榜樣;家,做別人家庭的榜樣。家庭的榜樣是什麼?和睦。

佛提出六和,叫六和敬。第一個,見和同解,大家看法一樣。各人有各人的看法,怎麼會一樣?把你的看法統統放下就一樣了,誰也不遷就誰,我也不要你贊成我的看法,我也不必同你的看法,大家把看法統統放下,就一樣了。你看,法子妙,妙極了!放下怎樣?清淨心現前,平等心現前,妙極了!所以大家統統放下,放下起心動念,放下分別,放下執著,見和同解了。然後戒和同修,就是規矩。這個戒是什麼?就是十善、五戒。在一起居住,這一家人個個遵守。現在我們更徹底,具體落實在《弟子規》、《感應篇》。《十善業道》要落實在《弟子規》、落實在《感應篇》裡頭,儒釋道三個根融成一體,家和萬事興。用在你家庭裡頭,用在你事業上、公司行號,你們這個小團體是個和敬的團體,能夠和睦,能夠互相尊重、互相敬愛,這個團體哪有不發達的道理?用之於社會,我們這個社區是所有地區的好榜樣,我這個城市是全世界每個城市的好榜樣,擴大,我的國家是全世界每個國家的好榜樣。這威儀有則。

第三條「柔和質直」。教我們平常跟人,人際建立關係,人與人要和愛。柔和,是我們的表態,要像彌勒菩薩一樣,中國的彌勒菩薩是布袋和尚,標準的柔和。質直,是真心。生活,處事待人接物要用真心,不要用妄心,用真誠心。

最後一條,這是我們的根本,「代眾生苦」。我們能夠把上面三條做到,就是代眾生苦。眾生看到了、聽到了、接觸到了,他有感悟,他自然會學習;他學習,他就能離苦得樂。

節錄自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一七五集)  2013/2/12 淨空法師主講

華藏衛視之友facebook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hwazantv

最新上傳 Latest posts

安身立命,教学为先;创业齐家,教学为先;建国君民,教学为先;礼仪之邦,教学为先;稳定和谐,教学为先;国丰民安,教学为先;太平盛世,教学为先;长治久安,教学为先;诸佛报土,教学为先;极乐世界,教学为先。 十个教学为先是“净空老法师”为了挽救社会人心,为了传承中华文化命脉,为了世界和平,而在斯里兰卡首先提出十个教学为先。 老法师写的《教学为先》: 孝是中华文化根,敬是中华文化本。落实在孝亲尊师。中华传统文化,五伦、五常、四维、八德是也。文化是民族之灵魂,教育是文化之生机。故安身立命,教学为先;创业齐家,教学为先;建国君民,教学为先;礼仪之邦,教学为先;稳定和谐,教学为先;国丰民安,教学为先;太平盛世,教学为先;长治久安,教学为先;诸佛报土,教学为先;极乐世界,教学为先。仁义礼智信,五常、五戒。人弃常则妖兴。失道而后德,失德而后仁,失仁而后义,失义而后礼。礼,是道德最后底线,失则天下大乱。人性本善,本善即是佛性。故释迦曰: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。佛,福惠圆满具足之人也。